中文|English
联系我们中文|English

司法拍卖迈入“e时代”

发表时间: 2012-09-04     点击率:
8月20日一早,来自上海拍卖行的两位“老法师”来到中山北路1958号华源世界广场。两周后,这里的部分楼面经过拍卖即将易主,他们要在拍卖前向承租人通报这一消息。

    尽管浙江试点的“网络司法拍卖”所引发的热议仍在发酵,但两位从业超过20年的“老法师”却非常乐观。在他们看来,不管如何争论,司法拍卖中大量复杂而繁琐的前期工作,还得靠他们不断跑腿、调查协调来完成。

    “这场讨论不是坏事,至少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对身处漩涡中的拍卖业,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林一平同样乐观。在他看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拍卖中来,是整个拍卖行业努力的方向。

 敲下拍卖槌 先要跑断腿

    华源世界广场座落于上海市中山北路、光新路口,是一家大型企业在上海的主要办公场所之一。然而,因欠银行债务无法偿还,作为抵押的该大楼部分楼层即将成为拍卖标的用于偿债。

    通过上海高院的司法拍卖摇号平台,上海拍卖行中签,负责该标的的拍卖。 “拍卖远不是敲槌这么简单,前期工作要先跑断腿。 ”上海拍卖行的“老法师”姜经理告诉记者,法院的执行文书上只有一些抽象的信息,例如该房产的具体地址、面积以及评估价等,至于该房产的现状、承租情况以及其他信息都需要拍卖行去一一调查收集。

    上周,记者随上海拍卖行的两位“老法师”来到华源世界广场。根据法院执行文书上提供的楼层信息,两人一一走访询问,最后确认标的楼层被分别出租用作大楼食堂、乐购超市办公用房以及物业用房。在了解了房产用途后,两人又对房产现状进行了记录,并拍下照片。

    在查看了房产资料信息后,两位“老法师”又发现了新问题。原来,标的楼层在土地管理局登记的是商场,但产权证上却写着办公楼。两人发现这一矛盾后,立刻又赶往房地产交易中心再去进行确认。

    两位“老法师”一个下午忙下来,楼上楼下就往返了两三趟。有时找不到负责人,就只能一间间办公室敲门询问,直到找到负责人当面沟通确认。

拍前装修房 拍后全拆光

    “对房产而言,地段、面积固然重要,但其他很多细节同样会影响买家的判断。 ”上海拍卖行的姜经理告诉记者,拍卖行的工作类似于房产中介。 “如果房子下雨天漏水严重,中介却隐瞒不说,买家事后不要找中介麻烦吗? ”姜经理说,同样的道理,为了避免遗漏重大隐情,拍卖行需要进行非常繁杂具体的调查工作,例如房产有没有承租人,租期到什么时候,租金是多少等等,这些情况最后都要写在拍卖的特别告知中,让竞买人全面掌握标的的客观情况。

    有时即便事前工作再到位,也难免有“意外”发生。姜经理记得,几年前他曾负责拍卖位于杨浦区本溪路上的一套民房,事前各项调查都没有问题,拍卖前也带感兴趣的竞买人实地去看了房子。然而,拍卖结束后,在办理交接的过程中,当他们推开房子一看却傻眼了。

    原来,这套原本装修过的房子被彻底破坏了,屋内的木地板被撬走,家具要么被搬走要么被敲坏,连墙上的开关插座都被洗劫一空。 “法院评估的时候,又没把装修算进去,我为什么不能把装修‘带走’? ”面对指责,被执行人显得振振有词。

    “这样极端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一次一批旧电脑当废料物资拍卖后,竞买人发现部分电脑的主板竟然不见了。 ”姜经理说,为了避免事后纠纷,他们会尽量在拍卖前再带竞买人去现场确认现状,拍卖后以最快的速度移交,以免再生枝节。

    即便落下拍卖槌,拍卖过程也并没有完全结束。在房产、汽车等标的移交过程中,牵涉到过户、转租等事宜,还是需要拍卖行去跑腿。

司拍“上海模式”急待大力推广

    “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上购物已成为年轻人的习惯,拍卖行同样需要顺应形势,在开拓网络服务方面下功夫。 ”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林一平眼里,网络拍卖是传统拍卖的一种延展,是传统拍卖行业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林一平也强调,网络拍卖不是拍卖的主体。因为传统司法委托拍卖是个系统工程,拍卖时拍卖师在台上槌起槌落,只占总工作量的不足1%。而从接受委托,到交割过户的一系列环节的有条不紊、环环相扣的运作,才是实现司法委托拍卖标的顺利成交不可或缺的前提。

    林一平认为,现行的上海司法拍卖模式,即采用现场与网络同步拍卖的方式,兼具了传统拍卖和网络拍卖的优点,是目前较好的模式。 “应该说,淘宝有的平台优势,我们也早就有了。 ”林一平说,上海国拍公司、上海拍卖行等龙头企业在几年前就实现了所有拍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淘宝拥有更多的网络关注和用户群。

    去年,上海市公共资源拍卖中心成立,并开通了市商务委和工商局认定的电子商务示范平台——上海市公共资源拍卖中心现场与互联网同步拍卖平台,将所有的司法委托拍卖全部进入中心拍卖、全部上网同步拍卖。

    林一平说,自2011年11月18日至2012年6月底,公拍中心共拍卖标的2000多件,成交额21.3亿元。“现在我们急需要做的,就是加大推广力度,让我们的网络同步拍卖平台让更多用户接受。”林一平说,淘宝司拍引发的热议,对推动行业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记者手记    拍卖离普通人还有多远?

    据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拍卖行为是所谓“拍卖新娘”。这是古巴比伦人以适婚女子为拍卖标的的一种拍卖活动,他们将女子按美丽、健康程度顺序先后拍卖,让出价最高的男子中标,成为新郎。在古罗马时期,拍卖得到空前发展,在保留奴隶拍卖的基础上,出现了战利品拍卖和商品拍卖。

    尽管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但拍卖对当下的大多数人而言却是陌生的。

    在多数人的传统印象里,能进入拍卖行的,都是动辄百万的珍稀古玩。而能参与举牌的,也非名流显贵莫属。长期以来,拍卖似乎已离普通人越来越远。当然,近些年,因为一张6万多元的“最贵铁皮”,越来越多的人也有机会接触到拍卖。他们虽无缘举牌,体会落槌那一刻的刺激;但在最后几秒修改价格的窒息感,以及中标的激动狂喜或流标的扼腕叹息,也还是让他们体会到了拍卖的魅力。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远离大众必将难以生存,不管它拥有多悠久的历史。借助网络,普通人能更方便的接触拍卖,这或许也是许数网友对“淘宝拍卖”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借助网络,或许也是拍卖重新走近普通人的一次契机。

◎相关链接    摇号委托拍卖法院建起隔离墙

    电视剧《青瓷》,让外行人对拍卖业的“黑幕”津津乐道;浙江试行司法拍卖上淘宝,引发各界对利用网络拍卖杜绝司法委托拍卖猫腻的热议。

    但在上海拍卖企业的老总们看来,《青瓷》里的情节早已是“旧闻”。上海法院网提供的一组资料显示,从2004年3月1日起,由上海高院对全市法院的司法委托拍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委托。根据新制定的规则,各级法院的司法拍卖委托、管理职能统一归口高院负责,各级法院不得自行委托。通过这一举措,在法槌和拍卖槌之间建起了一堵隔离墙。

    为确保司法委托拍卖公开、公正、公平,上海高院还专门开发了程序严密的电脑配对软件系统,拍卖机构能否得到某一具体委托事项的可能性完全通过电脑随机确定,消除了人为指定拍卖机构的现象。

    电脑配对过程公开进行,所有拍卖标的物的数量、种类、评估价值等情况在实施电脑配对前全部公开,参照评估价格尽可能均衡搭配,组合成与名册内拍卖机构数量相等的标的组,经参加配对的拍卖机构代表当场予以确认,使每个参加电脑配对的机构都能得到1个标的组。配对结果一经确定即不能更改,且过程、结果全部保留在电脑中备查。通过规范、透明的公开操作,确保司法委托的公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