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高古摹本《草书平安帖》(又名《告姜道帖》)20日在北京以2.75亿人民币拍出,加上12%佣金,总成交额为3.08亿元人民币,3亿的天价创下古书画又一天价。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一字千金」,由于该帖仅仅41字,因此1字就相当于3438万0487元。
创嘉德17年新纪录
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秋光万华──清代宫廷艺术集粹」专场20日晚8时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开拍,吸引众多海内外收藏家,多件作品以高出估价数倍成交,总成交额高达6.94亿。
其中最受瞩目的《草书平安帖》在8时47分开拍,起拍价为5500万元。开拍后短短数十秒拍卖价已飙至1亿,随后,收藏家竞相出价,8时49分金额已达2.5亿,8时57分以2.75亿拍出。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表示,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成交额(3亿元)创下了嘉德成立17年以来的新纪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北宋书法藏品着作《宣和书谱》着录,后刻入北宋著名的丛帖《绦帖》,当时共有9行,后被一分为二。此次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纵24.5公分,横13.8公分,共4行41字。
王羲之作品真迹罕见
《草书平安帖》着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清乾隆帝御题两次,并盛誉「可亚时晴」,意即媲美曾藏于北平故宫「三希堂」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堪称顶级藏品。事实上,王羲之作品自晋代流传至今,真迹罕存于世,一般唐代的精品摹本就被视为真迹。
而《草书平安帖》也是一件摹本,学界对它的摹刻年代有不同推断,有的认为是宋摹本,也有的认为是北宋书画家米芾所摹,更多则鉴定为唐摹本。此帖着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与可靠,其珍贵性不言而喻。展开这幅草书帖,可见41个字的周围盖满了数十方收藏鉴赏印章。
正因着录极多、流传有序,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可知、民间流传最好的王羲之高古摹本之一。据考证,此帖在元代被鉴定大家柯九思收藏,此后又落入明初收藏家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明嘉靖20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认定为唐人所摹,后此帖归其长子文彭所有。万历年间流入北京。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家凤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之后被收入内府。
《草书平安帖》此次能从海外回流至拍卖场,与大陆书画市场近期的火热不无关系,从去年秋拍开始古代书画便进入亿元时代。北宋黄庭坚大字行楷书法手卷《砥柱铭》在今年6月3日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以4.368亿元的总成交价创造了大陆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
嘉德秋拍被视为大陆艺术品拍卖风向球。2010秋拍于17日开始,拍卖项目包括书画、瓷器工艺品、古籍缮本、邮品钱币铜镜、珠宝翡翠以及首次推出的腕表等门类。